(写于2020年5月27日)
突然发现工作室有老鼠光顾的痕迹,于是叫师傅来做简单的防范,为了把门缝堵住,师傅用木条做了一条门槛。一下子让我消除了顾虑,心里舒坦了起来。
书法活动需要高雅、整洁的环境,加之我久不久会犯上洁癖症,工作室的卫生自然成为了一件大事。另外,因为经常有人参观的缘故,卫生的问题我一直是很上心的。
加装门槛后,我开始很不习惯,怕进出会碰到脚,因为原来的石坎与室内外地面是平的。后来想想,其他办公室新安上的铁门,哪个没有一个铁槛呀,便又放下了心。
中国传统住宅的大门入口处必有门槛,门槛明确的将住宅与外界分隔开来,为阻挡外部不利因素及防止财气外泄,通常槛都高于地面。从这样的角度看,工作室的门槛,让我增添了一点好感。
恍然才记起,往时没有槛,走廊的尘土都随风吹进了室内,有时阿姨给走廊拖地或冲洗时,脏水总会飘进门下,难怪每次拖地,门口那部分都是重点。这下好了,外面的晦气完全被挡住了。
于是,我想到,过去的兴趣班训练,效果不佳,是因为学生只要报名,就可以进来,没有设门槛。本来有些学生就不是学书法的那块料,怎么能学得来?曾经有个学生来了,把字写在画毡上;还有一个,偷偷地剪桌面的画毡,他说要试一下这种材料好不好剪。书法这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这类修养的学生可以学的吗?今后得立个门槛,淘汰这样的学生进来。
门槛防止财气外泄的说法,当然不可迷信,不必去放大,但是这样的吉祥含义,倒还是让人喜欢的。一个书法工作室,讲财有点过,但讲学术成果,甚至知识产权,还是不为过的。
于是,我又想到,虽然工作室的宗旨是推广书法教育,服务社会,培养新人,但也不是什么对象都可以去扶持的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有些人进来参观,不管自己有用没用,见到资料就想要,见到作品就想拿,有时碍于面子,我不好拒绝。后来,发现自己珍藏的图书,被老虎借猪;自己专用的工具被顺手牵羊;自己的学术电子版竟然还有人敢开口问时,我才发现不对劲,这似乎跟失财有点类似吧?
就有那么一个学校的中层领导,为了完成课题来求我合作支持,帮他编写国学书里的书法部分,要我为副主编,问我要多少钱,我说先做吧,你想给多少就多少,没关系,后来我辛苦把模版做出来给他了,说明各分册往后我按部就班做就行。没想到,他拿到后很久就不联系了,等我问时,他推过一边去了。我这才明白他撇开我自己干了。这多少有点劫财的样子吧?
因此,将来工作室的对外支持也应该有所选择,心里需有个门槛,才不甚至漏财气。
加装一条门槛,有必要婆婆妈妈那么多话题吗?虽然人不能生活在虚无飘渺的幻想中,但偶尔生发一些美好的联想,清理一些真心的感悟,寄托一些前进的希望,总会有益身心的吧。


